天天亮点!从三季报看经济增长动力源持续增强:创业板集群化优势凸显
日前,A股12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2022年三季报。即便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2022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依旧显示出十足的韧性:龙头公司及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驰骋于各自赛道,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表现出“稳”和“新”的主基调。
龙头公司业绩瞩目
上市公司1206家、总资产约5.8万亿元,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收入20亿元、平均净利润约1.7亿元……今年以来,创业板持续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以更大覆盖面、更强包容性为创新创业企业赋能,推动一大批优秀企业做优做强。
【资料图】
龙头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50家龙头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收入超172亿元,平均净利润18.46亿元,远超创业板公司平均水平。其中,近4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50%,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成倍增长。
多家千亿元市值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例如,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03.4亿元,同比增长18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5%。
同样身处千亿元市值阵营,汇川技术也晒出不错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合计30.85亿元,同比增长24%。
除树大根深、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外,创业板还吸引了一批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助其不断提高细分市场占有率,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3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23.87%,实现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2.53%。
一批注册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公司,业绩也表现稳定。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达386家,占整体公司比例超三成。今年前三季度,新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13.93%;平均实现净利润1.1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超360家新公司实现盈利,近170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近50家净利润增幅大于50%。
2020年11月上市的新乡市瑞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02.19%,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168.09%。“公司上半年收入接近去年全年收入,三季度单季度的收入及净利润超过上半年收入及净利润的总和。”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尚庆春介绍,这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取得喜人成绩,形成良好开端;二是公司产能持续扩张,稳步推进,支撑了全球市场销量的增长;三是建立海外专业销售团队,对海外市场大力开拓,快速突破客户,实现了销售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创业板着力支持企业创新、优化产业升级,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新兴企业逐渐成长壮大,创业板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较好地发挥出上市公司作为创新发展的领跑者、排头兵的表率作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创业板作为支持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主阵地之一,其成绩表现是观察我国经济动能转换的一扇窗口。目前来看,创业板创新活力正在释放。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76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中,150余家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超过30%、40%。
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相关产业上市公司活力十足,产业集群效应明显。例如,先进制造方面,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展现良好发展势头。今年前三季度,113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0.88亿元,同比增长14.41%;115家新材料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4.65亿元,同比增长28.21%。
数字经济方面,科技含量高、联动效应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91%、13.35%、37.79%、5.58%。今年前三季度,285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8.59亿元、净利润296.92亿元。
绿色低碳方面,创业板致力于实现“双碳”目标,努力打造绿色低碳产业新高地。目前,逾140家绿色低碳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市值约2.3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41家新能源产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5.92亿元,呈翻番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292.39亿元,同比增长80.19%。
“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代表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力方向,相关产业公司在创业板集群化发展,有助于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注入新动能。”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依旧是创业板的一大看点。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研发费用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26%,阳光电源、亿纬锂能、蓝思科技等公司研发费用均在10亿元以上;2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其中,深信服、贝达药业等一批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
新上市公司也紧跟创新潮流,研发热情不减。今年前三季度,386家新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160亿元,平均研发投入0.43亿元,同比增长21.72%,其中70余家公司研发投入增幅超50%。
浓厚的创新底色,推动上市公司研发成果涌现。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公司拥有与主业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6万余项,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拥有与主业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近150项,其中不乏拥有千余项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标杆企业,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欣旺达、中集车辆等。
“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创业板公司坚守‘三创四新’定位,以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不断增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后劲更足、韧性更强。”专家表示。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
今年以来,我国大力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充分享受到这一红利。
中小企业获得感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支付的各项税费合计1028.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6%,低于去年同期的4.61%,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其中,市值50亿元以下的769家中小企业合计支付税费251.1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94%,较去年同期下降0.5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高于创业板平均水平。
受益于国家对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以及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创业板公司融资规模稳步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融资总额达9118.56亿元,其中直接融资2717.21亿元,间接融资6401.35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4.22%、21.74%,直接融资比重由2021年的22.40%提升至26.09%。
通过降负担、强输血,创业板上市公司得以放手发展,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贡献出积极力量,其引导的科技创新和新经济示范效应对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产生了良好影响。截至2022年10月30日,249家位于大湾区的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约4756.03亿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收入增幅超30%的公司近60家,净利润增幅超50%的公司逾50家。
此外,创业板还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分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大行业的36家创业板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93亿元、447亿元。这些企业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有效缓解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总体向好格局下,受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影响,当前企业效益改善不平衡、不确定风险犹在。市场关心,接下来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否抵御住风险挑战,稳步向好经营?
不少上市公司对此预期乐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西廷表示,在面临着国内反复的疫情扰动、海外持续恶化的经济局势的情况下,公司跨产线、多区域的业务布局展示出强大的风险抵抗能力。凭借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推进、重磅产品亮眼表现、海外高端客户群突破,公司在第三季度完成了既定增长目标。步入第四季度,虽然外部环境仍存在一定变数,但公司对于实现全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目标有着充足的信心。
“从今年整体看,公司成熟业务增长相对平稳,新业务增长较为迅速,新业务、新行业是公司最主要的增长动力。”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杨明辉表示,公司对各部门和销售都做好了明年的预算安排,管理层有战略定力和耐心巩固成熟业务、维持新业务快速增长势头,保障经营稳步向前。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创业板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推进改革,推动创新性、成长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上市公司